温度
许多食物的美味—定要用温度来“激发”和“维护”,而这种美味的源头来自于各自的锅气,这种带着温度的热气是个很奇妙的东西,好像饭菜的魂,—旦菜冷了,汤凉了,这种锅气的味道就不见了。
固城湖螃蟹,吃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掌控。不宜太热,会烫嘴;又不宜冷却,会增加腥味,还会影响口感。一般出锅后的大闸蟹,稍作冷却,以蟹壳不烫手为宜,之后再慢慢揭开蟹壳,开始品尝美味。
当你打开蟹壳的那一霎那,温度的蒸腾带着扑鼻的鲜香,加之诱人的橘红色,让鲜美滋味立刻蕴满了你的嗅觉和视觉。等到舌尖沾上美味的那一刻,你还能品味到蟹黄的适宜温度。
深度
若以闲适的笔调来简述一部中国饮食文化史,螃蟹是绝对绕不过去的章节,中国人吃蟹,由来已久。
我国已有6000多年吃蟹的历史,在长江三角洲,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、浙江余杭的良诸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,我们的先民在它们食用的废弃物中,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。文献记载方面,在《周礼》中就有周天子食蟹及蟹酱的记录,如此算来也已有三千年垫底。
历史上有太多文人墨客拜倒在“无肠公子”门下,从宋代黄庭坚的《咏蟹》,到苏轼的《一蟹不如一蟹》,再到明代王世贞的《题蟹》,一直到清代曹雪芹的《螃蟹咏》,他们无不从各个角度赞美螃蟹。可见在中国历史上,螃蟹俨然成了各代文豪诗词歌咏的对象,充满了文化味道。
气度
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,在《咏螃蟹》诗写到:“未游沧海早知名,有骨还从肉中生。莫道无心畏雷电,海龙王处也横行”短短四句,把螃蟹描绘得形象逼真、意趣横生。不是把螃蟹看成愚蠢的怪物,而是视为无所畏惧的勇士;螃蟹横行是它浮躁的表现,似战士奋勇拼杀,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。
难度
鲁迅先生曾说过: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,不是勇士,谁敢去吃它呢?可见敢吃一枚螃蟹,也是极为让人敬佩的。莫说第一个品蟹之人,就是今时今日,想要征服这横行的“水中将军”也并非易事。
吃蟹最专业的工具非“蟹八件”莫属,可见要征服这威风凌凌的大闸蟹还是如此不简单,非要用上这八件家伙才能完美解决。
尺度
品蟹之时,老人总会叮嘱“蟹性寒,要适量食用,寒性体质的人更要少吃螃蟹。”所以我们在爆炒螃蟹时要加入姜、葱、蒜调料驱寒去腥,清蒸螃蟹时也要在醋中加适量切成碎末的生姜,蘸而食用之。
品蟹之道,亦是处世之道,懂得适可而止,方能长久。